四川多地暂停野猪猎捕,防控野猪致害难在哪?

“缺钱、缺枪、缺人。”巴中市通江县,作为全国首批防控野猪危害综合试点县之一,其野猪猎捕工作自2021年7月以来便面临重重困难。原计划2021年猎捕750头的目标,至今也未完成。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多地野猪猎捕工作早已暂停。与此同时,野猪进城觅食、进村捣乱、致害农作物甚至与人畜发生冲突的事件仍时有发生。

为何野猪致害防控如此艰难?四川的试点,究竟试出了哪些成功的经验,又存在哪些亟需补齐的短板?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困局:

难点1:成本高、风险高、效率低

2021年7月,绵阳江油一支拥有持枪证的捕猎队伍离开通江县后,就再也没回来。没有了“外援”,只能依靠本土力量。2022年初,通江县组建了4支猎捕队伍,成员多为资深猎户或退役军人。由于缺乏枪支,捕猎队只能采用最传统的方式:放出猎狗驱赶、包围,待野猪精疲力竭后,猎手再伺机用长刀或长矛砍、刺。与此同时,林业部门还采购了一批不锈钢笼子,但效果并不理想。

长期遭受野猪困扰的巴中市南江县,仅有1支合法备案的捕猎队伍,也面临着捕猎力量有限、缺乏强力进攻手段的困局。当地一位猎手告诉记者,想拿到政府的野猪猎捕补助资金,太难了。

难点2:种群测算难,治标不治本

四川,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四川生物多样性将进一步提升。而野猪将拥有更加广阔的繁衍生息空间,其种群数量也将变得更加庞大。

摸清野猪种群底数,是科学制定防控方案的前提。然而,这项工作要做扎实,难度不小。由于缺乏无人机、红外相机和热成像仪等科技设备,测算主要依靠基层村社估算上报,数据自然不够准确。

难点3:缺钱、缺枪、也缺人

达州万源作为新增的野猪致害防控试点县(市),也面临着同样的难题。尽管当地组建了4支护农救助队伍,并提出了全年实施种群调控野猪350头的目标,但由于资金、人员、枪支等方面的限制,猎捕工作最终未能持续。

破局:

建议1: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扬长避短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野猪致害问题,必须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万源市通过民政救济、农业保险等渠道,解决了林区群众野生动物致害的一些实际问题和困难。同时,达州市林业局也在全市范围内推进野生动物致害保险理赔工作,探索将野生动物致害纳入政策性保险范围。

建议2:释放信号,允许群众依法猎捕

针对巴中网友关心的能否在非禁猎区、非禁猎期,使用非禁猎工具捕猎野猪的问题,巴中市林业局曾专门进行了答复,撕开了一道“口子”。该局表示,对法律规定保护范围以外的野生动物,可在非禁猎区和非禁猎期依据猎捕方案开展猎捕活动,但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

建议3:借鉴他山之石,72万元征集“赏金猎人”

宁夏西吉县林草局发布遴选野猪综合防控项目捕猎队伍和无害化处理队伍的公告,计划猎捕西吉县域内40公斤以上的成年野猪300头,每头补偿2400元,经费预算为72万元。此举鼓励全国各地的捕猎队参与捕猎,为四川野猪致害严重的区域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模式。

(来源:华西都市报)

野猪捕猎现场